根本原則

外匯價格反映貨幣供給與需求的平衡狀態,影響供給與需求的兩個最重要因素為利率和經濟的表現,在各項經濟指標中,代表一個國家經濟表現的參考指標有--國民生產毛額、國外資本的流入、或是國際間的貿易,這些都決定一個國家貨幣供給與需求的平衡狀態。每隔一段特定時間,會有大量不同的經濟指標資料公佈,投資人必須具有能力判斷哪一個比較重要,而在這些數據中,最被密切觀察的是關於利率和國際貿易往來的資料。

利率

若市場利率走向極具不確定性,則任何一則和利率有關的消息或新聞將直接的影響匯率的走向。在一般的狀況下,某國如果提高該國的利率,投資人將移轉其資產到這個國家以期望將來可以獲到更高的投資報酬率,則該國的貨幣將相對走強。但是,如果利率太高,對股市而言卻非常不利,投資人將從該國的股票市場移出資金,而導致該國的貨幣價格貶謫。至於該如何判斷哪一股力量較為強大,則須有技巧的分析,這取決於利率在變動前的總體經濟環境狀態。在所有影響利率變動的經濟指標中,以消費者物價指數、購買者物價指數及國民生產毛額最為重要,這些指標可以在各國央行 (BOE,FED,ECB,BOJ) 開會決定利率前,做為對利率走向判斷的參考。

國際貿易

在一國的貿易收支帳目中,可以看出某一段時期該國進出口之間的淨差異,當一國的進口大於出口時,產生貿易赤字,這通常視為極不利的情況。以美國為例,因為貨幣的流出將造成美元的走軟,為了要支付進口債務,必須在市場上放空美元以購買他國的貨幣以支付出口國債務。同樣的,如果收支帳上顯示出口值的增加,美元將回流國內而造成美元走強。站在一國的經濟角度來看,貿易赤字也並非壞事,但是如果赤字大於市場的預期,就會造成反面的效果。



請點選下列鏈結預覽具主導性的經濟指標:


- 金融報誌- The Dismal Scientist